疙瘩湯,在北方比較盛行,尤其山東人以麵食為主,將麵粉揉成面,或者攪拌成絮狀做成不同的疙瘩,省事兒也養胃,像我婆婆他們基本上隔幾天就會吃上一回。
前段時間,豆媽還給大家分享了用山西剪刀面的方法做疙瘩,很多朋友表示家人都喜歡。不過有朋友表示,固然味美,但剪得手累呀,有些剪得大了疙瘩又有些硬,怕孩子不好消化,何解?
介於此,豆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道更簡單的疙瘩湯做法~
山西面出名,除了剪刀面,還有傳統的漏魚兒,正宗的是用山藥磨成粉煮成糊,然後再用漏網漏入冷水中而成。借用這個方法,咱們也可以來做疙瘩。
將面做成糊糊狀,用漏勺漏入鍋中,相當的簡單省事兒;而且因為面沒有揉過,含水量足,做出來的疙瘩也細膩柔軟,養胃效果更棒,小孩子都可以放心吃哦~
漏麵疙瘩湯
【准備食材】:
麵粉、西紅柿、雞蛋、火腿、菠菜、蔥
【具體做法】:
1、西紅柿去皮切成小塊,雞蛋打散,火腿腸切丁、大蔥切丁。
2、鍋里燒熱油,倒入蛋液炒出香味。
將雞蛋拔至一旁,放火腿丁炒香;然後全部拔一旁,放入西紅柿、蔥炒出汁。
繼續點少許清水,炒出西紅柿汁,並將所有食材一起翻炒均勻。
3、加入足夠的清水,大火煮開。
4、在燒開水的過程中,開始准備疙瘩。
將麵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清水,邊倒邊攪拌,成圖片這種均勻細膩的稀糊狀。
我用的麵粉是300g,水量是470g,供參考。
5、准備一個漏勺,只要是孔稍微大一些的都可以的,圓形孔的最好。
6、鍋里轉中大火,繼續保持鍋里的湯沸騰狀態,將麵糊倒入漏勺中,將麵糊漏入鍋中。
注意漏勺要邊漏邊移動位置,不要堆積,並注意攪拌,不要糊底。
7、漏完全部的麵糊,一起煮好。
加適量的生抽、鹽、黑胡椒粉調味,撒一把菠菜在上面,疙瘩湯就做好了。
這樣做出來的疙瘩,細膩柔軟,大小均勻,老人孩子都很喜歡吃。
看下面這一碗,別懷疑,我家兒子4歲可以全部吃完,有時候還不夠哦~(⊙o⊙)
最後需注意的是:麵糊不要太稀了,否則入鍋後不能快速成形,就不好吃了哦。
漏麵疙瘩湯做起來簡單快速,當早餐、當晚餐都很不錯哦,大家快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