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糖糕火了,大概是因為剛過去的二月二讓不少人又留戀起吃糖糕的日子。
糖糕,一種北方小吃,在大部分北方城市的小吃街上都經常有看到,只不過叫法不同,形狀上也稍微有些差別。比如我的老家湖北的糖糕叫——tuonuo(也不知道哪兩個字),形狀是又扁又大的,常用來過早;在山東就叫糖糕,形狀比較鼓而小巧。
都知道糖糕是需要用燙面來做的,但如何才能做出好的燙面卻是個難題。
介於此,豆媽專門去向86歲的奶奶請教,奶奶是很愛炸糖糕的,常給孩子們做。她總說,「那有什麼難,燙點兒面兒就行了……」,知道我的疑慮,她分享了一個很好用的方法,教我用家裡的碗來稱量水和麵粉,燙面也直接在鍋里燙,真是好簡單啊,而且不出錯!
我是一次就學會了,並又對其中的關鍵點也做了總結,相信您也能一看就會哦~
炸糖糕的家常做法
一、准備好1個碗,1個勺子。
- 碗就是我們家裡平常吃飯用的碗,大小隨意,大點兒就做得多,小點兒就做得少,我用的這個碗可做17個糖糕。
- 勺子就是平常吃飯的勺子,如下圖。
二、糖糕面的配比為:1碗麵粉(我一般九分滿剛好),1碗 1/4碗清水,3勺白糖
三、將1碗 1/4碗清水,3勺白糖倒入小碗中,燒開後,轉最小火。
四、始終保持最小火狀態,向鍋里邊加麵粉邊攪拌,把面燙熟。
直至倒完所有的麵粉,用擀麵杖繼續多搗搗,充分拌好的麵糊如下圖的樣子,粘稠而無生面。
五、在砧板上刷一層油,將燙好的面倒在砧板上。
乘溫熱的時候揉一揉,光滑一些。
這一步也可以充分搓掉面里的疙瘩,使得做好的糖糕更細膩,嫌麻煩的可省掉。
然後搓成長條。
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劑子,蓋上保鮮膜防干保溫。
面在熱的時候是最好操作的,所以大家最好在面溫熱的時候操作。嫌麻煩的親,可以省掉前面揉面的步驟,直接從鍋里揪面搓成團(嗯,我奶奶就是這樣操作的)。
六、碗裡加4勺麵粉,8勺白糖攪拌均勻,成糖餡。
七、取一個小劑子,搓成光滑的面球。
慢慢團成一個小圓窩,放入糖餡包起來,再搓圓。
按扁,一個糖糕就做好啦~
依次做好全部的糖糕。
八、鍋里燒至油溫六成熱,放入筷子有小泡泡時,就可以開始放入糖糕啦。
中小火炸至兩面金黃即可,中間記得經常的翻面,不要炸糊。
炸好,瀝油撈出,放涼就可以開始享用啦~
燙過的面,純滑細膩,吃起來酥脆香糯,輕輕一捏,都能掉下渣兒來,老公和女兒都說,比買的好吃多了。
我還順手包了幾個豆沙餡的,一樣很受歡迎!
【製作小貼士】:
1、向鍋里倒入麵粉燙面時,邊倒邊攪拌,可以使面燙得更充分,如果有時發現麵粉沒燙完就已經很稠了,就不要再往裡面倒了。
2、燙面在溫熱時最容易整形,所有不要放太久了,如果操作比較慢的,可以在小劑子上蓋上保鮮膜以免發干。
3、炸糖糕要中小火慢炸,以免外麵糊了裡面還沒熟。
4、給孩子們吃為防糖汁燙嘴,可以用綿白糖與麵粉混合,糖汁不會流動。喜歡糖汁流動的就用白砂糖。
▲豆沙餡的很好吃,建議大家試試呀
學做傳統的中式小吃,還是老人家的方法更簡單實用。老人家的智慧,是通過一次次經驗換來的,好用還不會出錯~歡迎您來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