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號,就是立秋節氣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它是一年四季中的重要轉折點,表示溫度、濕度、降雨,都將開始發生變化,伴隨著時間的推進,悶熱、燥熱的天氣,開始有所收斂,取而代之的是涼爽的天氣,秋高氣爽,涼意正濃,當然,並不是立秋以後,馬上就會轉涼,因為大自然是有規律的,循序漸進,大概還要20天左右,真正涼爽的日子,要等一個月以後,大概白露節氣,立秋節氣將至,不管有錢沒錢,牢記「3要吃3不吃」,為了家人的健康,不妨看一看。
3要吃
1、茄子
民間諺語「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眼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機,茄子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人體有非常大的好處,很多吃茄子,都喜歡把外皮去掉,其實茄子皮的營養,同樣不可小覷,對延緩衰老有一定的幫助。
茄子的吃法很多,炒著吃、燉著吃、炸著吃,但多數不妥,烹飪時間長,不僅油膩,而且營養大量流失,最健康的吃法,當屬清蒸,完事在砸點蒜泥,直接潑在上面,放生抽、香醋、食鹽調味,吃起來那叫一個美味,看上去就有食慾,讓人胃口大開。
2、蓮藕
民間諺語「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以後有秋燥,適當地食用蓮藕,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蓮藕是秋天最佳的滋養品,因為這個季節,明顯的乾燥,蓮藕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加速排便,防止了便秘的發生,在歷史上的清朝,歷代皇帝更是將蓮藕列為御膳滋補貢品,廚子們常常變換著花樣,做給皇宮貴族的人們享用。
蓮藕的做法有很多種,燉著吃、炒著吃、涼拌、油炸,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有七孔藕和九孔藕,兩種藕的吃法和做法,大不相同,七孔藕偏糯,澱粉含量少,適合煲粥、粉蒸、桂花糯米藕等,而九孔藕水分多,澱粉含量大,口感偏脆,適合涼拌、清炒,而且還適合生吃,脆嫩香甜。
3、秋梨
秋燥會產生一定的肺氣,秋季首當其沖的就是養肺,想要吃得更健康,那就別錯過秋天的梨,成熟時帶點酸味,但更多的是甜味,在秋季皮膚乾燥時,吃一個甜梨,或者喝一碗梨汁,能有效的緩解秋燥,有益健康,除此之外,梨還能促進食慾,生津止渴。
平常工作不忙碌的時候,我會用銀耳、紅棗、枸杞、梨,煮一鍋紅棗熱飲,分給家人們喝,梨對嗓子有好處,秋天氣候乾燥,部分人乾咳現象加重,梨汁能緩解咳嗽,讓嗓子變得更舒服,除了能補充水分,營養還特別豐富,銀耳有「菌中之冠」的美譽,兩者搭配,營養給的恰到好處。
3不吃
1、西瓜
民間有「秋瓜壞肚」的說法,這個瓜多指西瓜,不信大家可以嘗一嘗,先不說壞不壞肚子,單從口感和甜度上來說,跟上個月的西瓜,已經不同了,嚼著如同棉花一樣,水分蒸發了不少,而且甜度也降低了,最重要的一點,涼西瓜會刺激腸胃,引起腹瀉。
2、生薑
人們常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很多人記住了這一定,也確實做到了,但是立秋節氣以後,就別再吃薑了,秋季最重要的是養肺,辣椒、火鍋、油炸、辛辣味的食材,統統少吃,或者不吃,夏季吃生薑有好處,秋季應當調整改變,少吃或者停止,陽氣應該收斂了,畢竟節氣到了,可以改吃蜂蜜,蜂蜜有潤肺養肺的功效。
3、雪糕
秋天到了,冰箱中還存儲著很多雪糕,這些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能不吃盡量不吃,能少吃盡量少吃,立秋以後的腸胃,會發生細微的變化,對生冷的食物,比較忌諱,因為早晚天氣涼,肚子本身就怕受涼,如果再故意攝入涼氣,腹瀉拉肚子,自己難受自己知道。
身體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過去的人們不注重健康,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立秋節氣將至,牢記「三要吃三不吃」,合理安排飲食,健康安穩的,迎接秋季的到來,秋季以養肺為主,梨、百合、蓮子、山藥、藕、西紅柿,都是很不錯的食材選擇。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