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此時的太陽黃經,已經到達了165度,相比於立秋的120度,確實向南偏移了不少,白露為爽,一早一晚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涼意,白天與夜晚的溫度,最大可差距10℃,再想開空調、開窗戶、開風扇的小夥伴,可要注意受涼了,白露時節,依然要防止秋燥,因為燥邪傷人,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生津潤肺為主,例如雪梨、銀耳、豬肺、鱉肉、甘蔗、菠蘿、鴨蛋、柿子等。
什麼是秋燥?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防秋燥防了一個月,到底什麼才是秋燥?秋燥是一種常見的氣候現象,空氣特別乾燥,人們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多表現為嗓子發干,皮膚發癢,嘴唇發干,鼻子敏感,聲音沙啞,容易便秘,身體流失水分嚴重,傷及肺部,中西稱之為「燥邪」,這也是讓多吃潤肺食物的原因,緩解乾燥,保持水分,滋養五髒。
每年的秋季,為了預防秋燥,我都會准備這幾款湯,潤肺止咳,滋養身體,隔三岔五來一碗,身體特別的舒服,有需要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冰糖燉雪梨
雪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味美汁多,甜中帶酸,在口渴的情況下,直接吃一個梨子,非常的解渴,嗓子也特別舒服,沁人心脾,梨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降火、清心、潤肺、化痰,秋天更要多吃,可以防止秋燥,對身體有好處,除了生吃以外,還可以與冰糖、蜂蜜、紅棗、枸杞,燉在一起,效果更是加倍,梨子中間挖空,放入適量的蜂蜜、冰糖、枸杞,隔水蒸25分鍾,期間要拿碗裝著,別讓汁水白白流掉,那太可惜了。
二、銀耳蓮子羹
銀耳和蓮子都屬於白色食物,銀耳在古代,市價貴極了,一小匣子銀耳,就要紋銀二十兩,只有達官貴人,皇室家族才吃得起,普通老百姓,想都不要想,野生銀耳價格更貴,銀耳滋補效果好,增強免疫力,蓮子養心安神,補脾止瀉,有助於睡眠,把這兩種食材搭配起來,煲成湯汁,效果出奇的好,把銀耳蓮子浸泡2個小時,下鍋大火煮10分鍾,接著放紅棗和枸杞,最小火繼續燉15分鍾,大功告成。
三、滋補老鴨湯
秋天空氣乾燥,稍微吃不順當,就容易引發上火,改變飲食,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拿鴨肉來說,眼下食用正當季,鴨肉滋補性強,又能防止秋燥,搭配一些輔助食材,能很好地去熱,將老鴨剁成大塊,起鍋燒水,放幾片生薑,沸騰幾分鍾去腥,重新燒鍋,無需放油,直接把香蔥、鴨子下鍋干煸,炒成微黃色,只保留鴨塊,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干蟲草花、香菇,小火慢燉3個小時,臨出鍋十分鍾放枸杞。
四、鯽魚湯
秋燥天氣乾燥,易損傷肺、傷血、傷津,除了多補充水分,選對食材也很重要,鯽魚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價值很高,是充足的蛋白質來源,益氣健脾,尤其適合體弱多病者,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鯽魚最好吃的做法,當屬燉湯,油炸盡量少吃,既破壞營養,還比較油膩,起鍋燒油,放幾塊生薑,把鯽魚煎一煎,正反面小火各煎5分鍾,加入適量的清水,水要沒過鯽魚,大火燉5分鍾,再轉成小火沸騰15分鍾,可以放點白玉菇、香菜等輔助食材,最後放胡椒粉、食鹽調味即可。
秋季是一個乾燥的季節,人們稍微一不注意,就容易被「邪燥」所傷,為了避免這個情況,需要我們多費點心思,為家人准備最好的飯菜,既味道可口,又滋養了身體。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