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精英律師里婀娜性感的俏秘書栗娜(朱珠)嗎?
今年3月她低調結婚,婚禮上的幸福的樣子相信她嫁給了愛情。
懷孕後的朱珠,偶爾秀恩愛,健身、營業一個也不耽誤。
前幾天,朱珠又曬了自己的孕照。
孕期9個月的她,戴著遮陽帽,穿著長裙,孕肚超大,還是那麼優雅、美麗。
發了美照後,還說自己是大碼超模。
看到這即將卸貨的大孕肚,網友們直呼:
肚子那麼大,臉還那麼瘦小不浮腫……天生女明星罷了。
懷孕了還這麼好看。
從官宣結婚到眼裡的幸福都要溢出來。
看到朱珠孕期的樣子,有網友們說這樣的孕期狀態好真實。
能看到她胖了,有點浮腫,就像身邊那個愛美的朋友懷孕了。
她的孕照,終於不是紙片人挺著大孕肚了,終於不是在孕期比著誰的身材保持好。
她在孕期工作也會累,孕7個月時參加活動時,主辦方搬來椅子,一屁股坐下去感覺整個人都鬆了一口氣。
女明星懷孕內卷這事,在朱珠這看到改變了。
給努力工作的孕媽媽點贊。
在孕期,隨著寶寶的長大,媽媽們不僅要承受越來越笨重的身體,還要面對像孕吐,頭暈乏力,因激素影響產生的情緒波動等等問題。
等到寶寶出生,身體還需要進行產後修復,才能慢慢恢復到產前狀態。
除了身體修復,還要面對身材的走樣,調整心態接納新的生活,新的身份,媽媽們真的很辛苦。
媽媽們在做產後修復,身材恢復的過程中,這個部位要多多關注哦。
一、一言難盡的產後大PP。
媽媽臀,這個看著似乎只是在提醒身份、身材的變化詞,其實真的很扎心!
本就產後身材走樣沒恢復,還要提醒你,於是乎,很多媽媽對自己的大pp耿耿於懷……
但是呢,媽媽們也不要太過焦慮,好的心態才能讓寶寶成長得更快樂、更健康。
對普通媽媽而言,產後的大pp無可避免,但也別著急,一定要調整心態,先接受產後自己的狀態。
在帶寶寶的同時,根據自身情況去找到科學的方式堅持下去,相信你會很快看到自己變成辣媽的樣子。
那為什麼會出現產後媽媽臀,一般有下面的幾個原因。
首先,脂肪堆積。
在孕期,媽媽們為了寶寶的成長吃得比較豐盛,過多的脂肪堆積,體重增加。因為激素影響,也為了給哺乳期做准備,臀腿部位的更容易臀肌肉肉,媽媽臀也就慢慢養出來了。
其次,恥骨聯合處韌帶鬆弛及分娩影響,
在骨盆的下方有一個恥骨聯合帶,在孕期它有一個縫隙,大約4-6mm。為了寶寶的出生,恥骨聯合帶就需要增大縫隙。
其實,在孕期因孕期激素的作用,恥骨聯合處的韌帶已經變得鬆弛,為寶寶的出生做准備。等到出生時,它會再分開2-3mm,讓寶寶出生的道路足夠「寬敞」。
因恥骨聯合處韌帶的鬆弛和寶寶的出生,骨盆因此變寬,媽媽們的pp也就看起來更寬大了。
第三,因孕期骨盆周圍的肌肉、筋膜以及韌帶出現弱化,骨盆變得不穩定,也會影響臀部形態。
二、骨盆修復要做嗎?
媽媽們看到這里應該已經開始有疑問,既然生完寶寶後骨盆會出現了這些變化,那是不是要做好產後骨盆修復?
有的媽媽在月子中心、美容院也會被推薦做骨盆修復,他們會還會告訴你如果不做骨盆修復會出現產後漏尿,會走不動路腿疼等一系列嚴重的問題。
也月子中心的人推薦用儀器進行修復,有必要嗎?
其實,這些聽起來很專業的推銷話術,是把產後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盆底肌鬆弛,恥骨聯合分離痛混淆起來告訴你。
不止月子中心,很多美容院也有所謂的產後骨盆修復,比如徒手修復骨盆,外敷藥膏之類的方法,還有用機器修復骨盆的。
這些看起來有點神奇的修復方法,都是用外力的作用把骨盆「擠」回到正常位置。
這樣「野蠻」的外力修復,可能會造成骨盆錯位,甚至可能引起骨折。
而且,這些做修復的所謂的「老師」可能還是是速成班出來的,細思極恐。
媽媽們不懂,聽完難免會焦慮,一個沒忍住就交了智商稅。
正常情況下,在產後的3-8個月,恥骨聯合變寬的骨盆就會恢復,所以媽媽們也不必太過焦慮。
那是不是媽媽們就不用做什麼,等著骨盆自行恢復就好?
咱也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上面我們看到一條,產後的骨盆的變化不止形態,讓pp變大,還會出現骨盆失穩。
什麼是骨盆失穩?
孕期開始骨盆開始變寬,導致連接在骨盆周圍的肌肉、筋膜以及韌帶出現弱化,使骨盆變得不穩定,在站立、行走中容易感受到疼痛,同時也影響著腰臀的形態。
那麼在產後如何增加骨盆的穩定性呢?
媽媽們可以在分娩一到兩天後,開始使用骨盆帶。
使用方法:捆在腰部以下,收緊在骨盆部位。它能夠對不穩定的骨盆和弱化的核心肌肉提供額外的支持作用。
使用骨盆帶,有利於避免或減輕骨盆疼痛同時改善其功能性。
媽媽們可以在日常活動中使用,也可以在產後鍛鍊時持續使用。
注意:骨盆帶不可以與產後束腹帶同時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們要注意休息,不要久坐或者久站,不要提重物,注意抱寶寶的正確姿勢。
正確站立抱娃方式:
身體重心平均分布到雙腳、腰肌,臀肌,彼此相互平衡,小腿肌肉維持雙腿腳踝平衡。
保持脊柱自然伸展,不要彎腰拱背、頭前傾。
正確下蹲抱娃方式:
保持上背部直立,屈髖下蹲或半下蹲,啟動大腿肌肉和腰腹部肌肉,避免拱背造成腰椎壓力,引起腰痛。
媽媽們可能剛開始保持這種正確姿勢會覺得很難,慢慢來,養成習慣,也能幫助避免因姿勢不當引起的腰背痛。
三、關注骨盆緩腰痛。
骨盆變寬的問題解決了,還有骨盆位置的問題,媽媽們產後也要多關注。
正常體態下,骨盆會保持在中立位來維持人體的正常體態,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自測骨盆中立位:
靠牆自然站立,檢測腰椎和牆面之間的縫隙,如果縫隙大於一掌即為骨盆前傾,大於一拳即為嚴重的骨盆前傾。
如果有的小仙女臀圍較大,用靠牆站的方法不准確,可以將雙手食指、中指比作三角形放於腹股溝處,使三角形垂直於地面即可確定骨盆中立位。
如果三角形向前傾斜,即為骨盆前傾。
媽媽們在孕期,隨著寶寶的長大肚子越來越大,身體重心前移,為了維持平衡,腰椎會被牽拉開始逐步變形,致使腰椎前凸增大,形成了骨盆前傾的體態。
在卸貨後,身體在一段時間內還會維持孕期的記憶,還是會保持骨盆前傾的狀態。
骨盆前傾時,臀部向後上方翹,會使腰椎曲度變大,將腰椎間盤往前擠,還會壓迫到腰部神經,引起腰痛。
所以,媽媽們要改善產後如影隨形的腰痛,也要關注骨盆位置的變化。
四、這樣做重塑翹臀。
媽媽們可以在順產3個月,剖腹產6個月後做以下練習,幫助恢復臀部肌肉狀態。
同時,激活臀肌,正確啟動身體肌肉序列,重獲緊實有型的渾圓翹臀,增加核心肌力,緩解腰痛。
動作一:半坡式
做法:
1、仰臥、屈膝,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掌心向下貼靠地板。
2、保持腹部收緊,輕微卷腹,下腰背部伸展放鬆更好地貼靠地板。
3、左腿向前伸直、落地,腳尖回勾。
4、隨呼氣,左腿向上抬起,注意不需抬起過高,雙膝保持等高即可。感受腹股溝處收緊。
5、吸氣時,緩慢向下,呼氣時,慢慢向上。
6、動態完成10次*3組。
可以找朋友或者家人將一隻手放在腹股溝位置,幫助更好收緊。或者扶住抬起的一側腿幫助練習。
動作二:貓式平衡
做法:
1、四足跪撐於墊面,雙手分開與肩等寬,雙腿分開與髖等寬,腹部收緊,脊柱自然伸展,腳掌回勾。
2、隨呼氣,左手臂和右腿向上抬起。
注意:
1)臂、腿、骨盆與地面平行,避免翻髖,腿部夾向身體中線。
2)找環收腰腹的感覺。
3、保持5次呼吸,重復3組,換側練習。
動作三:後展小飛鳥式
做法:
1、俯臥於墊面,准備一塊瑜伽磚放於雙腳之間,雙手向後向身體中線靠近。保持腹部收緊,稍作卷腹,肚臍推向背部。
2、吸氣,慢慢起身,雙腿夾緊瑜伽磚向上抬起,保持收腹。
3、保持5次均勻呼吸,完成3組。
注意:胸口、雙腿無需抬起過高。
媽媽們在堅持運動的同時,日常也要注意姿勢,可以每天堅持3-5次的靠牆站,幫助改善骨盆前期的狀態。
站姿訓練:
1、靠牆站立,保持收腹、沉肩,微屈膝,脊柱自然伸展,下背部與牆壁之間保持一掌的空間。
2、注意保持耳、肩、髖、膝、踝在一條直線上,感受身體重量平均分布在身體兩側。
3、每次堅持3-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