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處於一個積極的減肥狀態的時候,堅持了小半個月去稱一次體重,發現自己的體重並沒有下降,反而甚至上升了一點,這瞬間會讓自己的信心全無,處於一種頹廢的狀態。
但事實就是如此,減肥的速度要比自己想像中的慢得多,你會感覺是不是自己身體代謝和別人不同,是個易胖體質。這確實有一定的關系,但更多的源於我們對減肥知識中所擁有的誤區。
現在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我們每天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可以接收到各種各樣的信息,當然關注減肥的朋友也會非常注重這些信息的攝入來幫助自己減肥,但我們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辨別真偽,不要盲目的去相信。而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在減肥當中,有哪些是最容易讓人產生誤會的減肥觀念。
誤區一、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健康的食物,就不會讓自己的體重增長。
我們都知道減肥要為自己的身體熱量製造缺口,然後就會瘦。但是當我們計算每頓飯的熱量的時候,並不是所有食物都會按照正常的熱量值去產生熱量。經過加工過的食物,往往會比正常產生更多的熱量,所以我們會盡量選擇一些健康食物,非加工的食品。
所以我們就可以放心的食用一些健康食物,只要餓了就可以吃,直到填飽肚子為止。不吃加工食物確實有很大的好處,可以讓身體更健康攝入更少的卡路里,但是網上還有人說明明自己很注意飲食規范了,使用的都是健康食物,怎麼還會長胖?
那就是因為自己攝入量過多健康的食物,它們並不代表著它沒有脂肪,沒有熱量,過多的健康食物,也會讓人體消耗不完,從而會轉化為脂肪存儲在體內。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乾果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低脂肪食物,是比較健康的,但是堅果卻是熱量很高的一種乾果,所以人們會在放心吃堅果的過程中,感覺不到飽腹感食用更多的堅果,從而就造成熱量超標。
誤區二、認為自己的代謝水平比較低。
有很多過度肥胖的人群,會認為自己的代謝基礎要比常人慢得很多,雖說體重大的人在同等運動下會消耗更多的卡路里,但這是因為與靜息代謝率相關。
而研究發現,肥胖的人群它的代謝水平甚至要比正常人更高,因為體重較大,消耗的熱量更多。所以體重基數越大的人減肥越快是有一定道理的。
誤區三、過度依賴正常的熱量計算,其實你攝入的熱量更多。
我們會在自己家做飯的時候計算每一種食物的卡路里,但是要用肉眼分辨出來是很難的,都會因為一些油鹽甚至火候的數據來改變食物的卡路里,而在外面的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更難准確計算自己攝入的卡路里了。
美國的一名學者進行過一項研究,人們正常計算自己攝入卡路里時,會比真實攝入卡路里的數值低40%左右。所以我們往往會低估了自己所攝入的熱量。
誤區四、高估自己燃燒的熱量。
這與低估了自己卡路里攝入是相對的,低估了40%,就意味著自己多攝入了約60%的熱量。在一項研究中,根據一群接受中高等強度跑步訓練的人,在結束之後,每個人都會估算自己所消耗的熱量,以及運動過後,所攝入食物的熱量,在這些人群中,有普通體重的人,也有超重的人,也有正在減肥的人,而研究表明,這群人中對自己的熱量消耗要比正常值高估了約50%左右。
誤區五、你可能吃掉了你運動所消耗的所有熱量。
有一個現象非常有意思叫做「及時補償」。在減肥中代表一個人在經過辛苦運動之後,會獎勵自己一些美味的食物,來讓自己的鍛鍊變得更有動力。
可能你會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有專家發現,當運動過後人體的食慾反而會下降,如果在這時候單純為了獎勵自己的話,就有可能讓自己攝入的熱量超標,養成一個運動之後吃美食的習慣。
誤區六、一周6天都在運動,而第7天可以放縱自己,去吃一頓大餐。
華盛頓一所醫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所有受試者當中,幾乎有70%的人在保持工作日進行製造熱量缺口,而在周末進行放縱時,就會毀掉一周的運動量所帶來的體重下降。
結束語:
如果自己正在減肥的路上,就一定要保持飲食的一致性,每天都要堅持控制食量,以上幾點就是人們可能會在減肥知識中觸碰到的誤區。所以我們不僅要動身去減肥,更要了解減肥中的知識,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盡早地達到自己理想中的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