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交替,試試這款小點心,易消化脾胃也舒服了!
導語:入秋後,綠豆別再熬湯了,一蒸一壓做成小點心,全家愛吃
最熱的時候終於過去了,隨著入秋,北方氣溫感覺最明顯的,早晚開始涼 了起來,而南方這時候是台風天氣,所以溫度也很適宜,不過太陽出來了還是很熱的,這就是南北氣溫差異的地方了。四季在我們福建不是太明顯,而北方的四季分明是讓人羨慕的。
但是有一點就是入秋後飲食要開始調整,以幫助我們緩解因為炎熱影響的脾胃,在南方台風天氣時候,降火的飲料水果就要少吃了,避免引起秋瀉,或者做成可口的小甜品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入秋後,個人推薦這個小點心,在家就能輕易做成功的,非常好吃,老少皆宜,我做了一大盤,深受一家老小的喜歡,尤其孩子說口感怎麼這麼綿軟啊,老人沒有牙口的更是吃著輕輕松松的,這就是【綠豆糕】
天熱時候大家喜歡用綠豆煮湯或者打成豆漿喝,但是隨著天氣漸涼,我們也要及時調整飲食方式,做成小點心就更好一些了。
做綠豆糕用的是脫皮綠豆,有現成的可以買到,無需自己浸泡綠豆在去皮,省卻了麻煩,所以綠豆糕在家做就變得很簡單了。
一起來看看【家庭版綠豆糕】的詳細做法吧。
用到了脫皮綠豆400克,首先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我是放入冰箱浸泡,第二天取出來放入高壓鍋,加入800 M L左右的水,蓋上煮上汽轉小火壓15分鍾。
看看,浸泡過的綠豆用高壓鍋是輕輕松松就壓得非常的爛,無需用料理機再進行攪拌打成泥了。
將壓好的綠豆(我用的水量是剛剛好,沒有多餘的)全部倒入不沾炒鍋裡面,然後加入30 M L的食用油喝45克是糖,開中火不斷攪拌。
在攪拌過程中多餘水分就會蒸發了,然後轉小火繼續攪拌成團,我還添加了30克切碎的蔓越莓增加口感,最後放入30克的黃油和30克的麥芽糖繼續攪拌成團,加入麥芽糖可以增加粘度,這樣也好操作不易散開。
將炒好的綠豆盛出來,分成3份,其中一半是原色的,另外一半再分成2份,分別加入青汁粉6克和紅曲粉4克揉成有顏色的面團。
接著分成45克左右的小劑子,用月餅模具按壓成造型就可以吃了。
做好的綠豆糕可以直接食用的,口感很綿軟。另外在按壓時候無需再另外加粉,只要你炒的面團水分能完全蒸發了,同時有麥芽糖進行粘合作用,是很容易就能脫模的。
去皮綠豆它不僅帶有很多大豆蛋白,還帶有多種多樣對身體有利的維他命及其營養元素,能合理消除人體內的多種多樣病原菌,也可以加速人體內免疫力細胞再生與新陳代謝,提升人體免疫功能。夏秋交替之際,腸胃是很虛弱的,照著做讓身體機能復蘇,順利入冬少生病。
夏秋交替,試試這款小點心,易消化脾胃舒服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這里,我是舞之靈小食堂,一位熱愛做飯土生土長的福州人,也是美食領域原創作者,每天為家人准備一日三餐就是我最開心的時 刻,也願意分享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我,另外,此圖文作品系舞之靈小食堂原創,嚴禁其他自媒體搬運及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