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看世界

伏地挺身主要靠胸肌,為何臥推練的大胸肌卻做不了很多個伏地挺身呢?

猫头鹰 发布于 12月02日 阅读 313
  • 發達的胸肌可以很快改善身材,給人一種強壯的感覺。許多健身新手就是看中這一點,恨不得每周練上三四次。關於鍛鍊胸肌的方法,就不得不提臥推和伏地挺身了。但這里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臥推練出來的胸肌確實比較大,但他們卻做不了許多的伏地挺身,這是為何?

    伏地挺身主要靠胸肌,為何臥推練的大胸肌卻做不了很多個伏地挺身呢? 健身減肥達人 第1张

    這個問題是真實存在的。有一位網友就抱怨,「我體重60kg,可以臥推70kg,伏地挺身一口氣只能做20多個,但是身邊胸肌比我小的人卻可以輕松做30個以上,這是為何?。」看完下邊這4點,也許你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伏地挺身主要靠胸肌,為何臥推練的大胸肌卻做不了很多個伏地挺身呢? 健身減肥達人 第2张

    臥推不等同於伏地挺身。很多人會誤認為臥推和伏地挺身沒什麼兩樣,都是一個前推動作。只不過一個推起的是槓鈴,一個推起的是自己的身體。於是,就得出了光看臥推就能看出伏地挺身水平的結論。實際上,臥推和伏地挺身還是存在一些明顯區別的。例如,在臥推訓練的時候,由於有平板凳的支撐,腰腹的緊繃程度也許會不如伏地挺身的三點支撐,也造成了兩者訓練的側重肌群會略微不同。長期以往,這種區別將會被放大,從而體現在臥推和伏地挺身的水平上。

    訓練方式造成的體能差異(本質是肌纖維側重不同)。會選擇臥推鍛鍊胸肌的人通常都以健身房為主,訓練的方式也會遵循8~12RM的肌肥大訓練法,所以每次臥推訓練都會最多做15次。伏地挺身訓練就不同了,通常以總次數作為主要的訓練內容,而不是每次做伏地挺身的負荷。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如果你每天只做50個伏地挺身,你又憑什麼擁有一口氣做100個伏地挺身的力量?」

    伏地挺身主要靠胸肌,為何臥推練的大胸肌卻做不了很多個伏地挺身呢? 健身減肥達人 第3张

    動作熟練度。經常進行器械訓練的人很可能不太喜歡徒手訓練,自然徒手健身的動作就做得少。相反,也是一樣的情況。臥推需要雙手去抓握槓鈴以保持身體的平衡,而伏地挺身則是以手掌支撐的方式來保持身體平衡。身體是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能量去適應這種區別的,如果突然去做不擅長的動作,自然不能發揮出自己的體能優勢。

    伏地挺身主要靠胸肌,為何臥推練的大胸肌卻做不了很多個伏地挺身呢? 健身減肥達人 第4张

    肌群的均衡發展。伏地挺身是一項近乎全身的動作(器械訓練以孤立發力為主),僅依靠發達的胸肌是不足以完整做出一個伏地挺身的。例如,胸肌很發達,但是肱三頭肌很弱,很可能出現做伏地挺身時手臂先於胸肌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以單一肌群的發達程度去推測整體肌群的實力,這顯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 0
    o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