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看世界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Rosie的瑜伽乐园 发布于 10月31日 阅读 499
  • 近日,網紅王檸萌發長視頻宣告自己已離婚並將兒子給了男方,頓時引發網友熱議。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张

    王檸萌是王思聰前女友雪梨旗下的女模特,憑借姣好稚嫩的面容,在網紅圈小有名氣。

    原本一個小網紅的離婚聲明並不能引發太多關注,但由於她和前夫賴星宇兩人的狀態,很多人將這段失敗的婚姻和找小三、PUA等關聯起來,從而在網上激起重重波瀾。

    王檸萌出生於1999年,年底過了生日才二十一歲,與前夫賴星宇相知相戀於大學,屬於無數人嚮往或懷念的校園戀愛。18歲時因保護措施不到位而意外懷孕。

    她顧慮於學業和事業都不夠穩定,不想留下這個孩子,然而男友卻堅持要留下孩子並承諾會好好撫養,兩人去年5月20日二人官宣結婚。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2张

    就在一個多月前,檸檬還在網上分享為什麼認定小賴就是那個「對的人」。

    以至於前幾日宣布離婚時令廣大網友猝不及防閃了腰。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3张

    本來聚聚散散也是人生常態,這種事很快就被熱點事件取代,湮沒於網際網路的某個角落。

    誰料到吃瓜群眾太過好奇,福爾摩斯附體,根據一系列碎片,拼湊出「狗血」劇情。

    網友爆出,前夫早在離婚前就暗度陳倉找好下家。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4张

    女生長這樣,還在上大學。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5张

    王檸萌給賴星宇買的奧迪,如今坐在副駕駛的是新歡。

    還真是「只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6张

    賴星宇離婚後才公開新歡,雖然間隔只有一周左右,好聚好散不該過多追究。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7张

    但是,他離婚前是「有抑鬱症」、要死要活的啊!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8张

    怎麼離婚後覓得新歡就滿血復活了呢?所以不少網友懷疑她被PUA。

    罷了,感情這東西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人家小兩口間的糾葛外人不必摻和太多,還是說回檸萌。

    這次事件中網友之所以基本都站在她這邊、指責前夫可能是個渣男,不僅因為檸萌那人畜無害的娃娃臉、極具辨識度的高顏值深得粉絲喜愛,還因為她以前的經歷也頗令人同情。

    據說,「顏值即正義」。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9张

    清純校園風。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0张

    慵懶少女風。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1张

    中世紀油畫少女風也非常契合。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2张

    她自小雙親離異,初中起就被集體議論排擠,高中被網絡暴力到轉學。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3张

    她自己也曾在微博吐露心聲。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4张

    20歲網紅未婚先孕,一年後「閃離」。這個心理學效應你得知道 娛樂八卦吃瓜 第15张

    網絡暴力真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子。

    好了,以上是和網友們一起吃瓜,接下來才是本文的重點。

    在王檸萌和賴星宇的感情中,檸萌一直都是主要付出的那一方,以致網友噴賴星宇是個吃軟飯的渣男。

    張愛玲說,遇上真心喜歡的人,會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然後開出花朵來。

    當你把自己的身段放得過低,自然會無條件付出,為他做任何事。

    其實在一段感情中,最忌的是單方面的付出。

    你都低到塵埃里了,他還會尊重你嗎?你開出的花朵,他會已憐愛的心態來欣賞嗎?

    人為什麼會懂得珍惜?

    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人們見仁見智,但不爭的事實是,性本自私。正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而自私,其實無所謂善惡,從自私出發的行為,是否損害到他人或公共的利益,才是評判善惡的標准。

    所以,無論面對什麼事,只有一個人付出了勞動、付出了情感,他才會真正懂得珍惜。

    這道理看著簡單,要深刻理解卻並不容易。給大家舉個案例。

    大家都知道「宜家」這個品牌,它的家具偏重於設計感而不是品質。

    在快遞行業發展起來之前,如果你要買宜家的家具,首先,你得花時間挑選,然後到倉庫把家具找出來、搬上推車、並拿去結帳。好不容易載回家後,你還得閱讀說明書,拿出螺絲起子以及板手等工具,自己動手組裝起來。

    照理來說,這樣歪歪扭扭的家具應該很容易被丟掉才是?

    可是實質不然,很多人會對這自己動手做的家具,投射更高的情感,甚至高於那些高級家具。這是因為在辛苦的組裝的過程,辛勞會被轉化成感情。「這是我做的」那份情緒,會讓人對這家具投射過高的價值。也因為有這份「是我做的、是屬於我」的情緒在,就算家具日後質量普通,在心裡還是不一樣的。一年半載之後櫃子刮花了、椅子歪了,你還是覺得它意義不凡。

    宜家之所以能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迅速發展全球擴張,或許有不少因素,但對「勞動會增加人們對於工作成果的感情」這個心理學效應的應用,絕對是一大助因。以致於商界稱之為「宜家效應」,被爭先模仿。

    所以在一段感情中,如果只有一方當方面付出,必然走不長遠。

    付出的一方時間長了會覺得憋屈,坐享其成的習慣了也會認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矛盾爆發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

    這麼說當然不是要你時時計較誰付出更多,而是當發現對方不肯付出過於敷衍之後,那就要有所警惕了!

    本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 0
    o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