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香港媒體報導,阿嬌鍾欣潼在接受采訪時,被記者問到與賴弘國的婚姻是否還有回轉餘地時,她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同時,她還表示自己不適合結婚,不會再結婚了,沒有必要。
回想兩年前那場婚禮,盛大而浪漫。
現場擺滿阿嬌最喜歡的紫色鮮花,抬眼是巴洛克式水晶吊燈,嘉賓既有任達華、溫碧霞這類老牌港星,亦有張智霖夫婦、薛凱琪、楊丞琳等熟悉面孔。
有人打趣,這場婚禮好似一場星光熠熠的頒獎典禮。
誰料到,才14個月,就勞燕分飛各西東。
還留下心理創傷:不會再結婚。
阿嬌前夫賴弘國是一名台灣婦產科醫生,上過《康熙來了》,小S當場表白,還感嘆自己「太早生孩子」。
高大俊朗,身材健碩,堪稱「王陽明 張孝全」綜合體,台媒稱其為「醫界王陽明」。
其實那是賴弘國第二次結婚,前妻Ivy Chao是一位空姐,因為長相甜美,酷似林依晨,被稱為「空界林依晨」。
兩人閃婚閃離,在一起不超過一年。
賴弘國一直以來都是緋聞不斷。
師妹曾在社交網絡曬出大尺度合照,並配文:半年見一次老公。
曾與「巨胸辣妹」同游日本。
剛和阿嬌結婚半年,就被曝疑出軌女網紅。
這次阿嬌主動結束婚姻,或許意味著她想獨立自主地獲取幸福。
因為長久以來阿嬌都認為,婚姻是通往幸福的終極途徑。
如果給阿嬌打標簽,「艷照門」肯定是逃不脫的烙印,還有一個就是「想結婚」。
前者是身不由己的枷鎖,而後者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阿嬌雖然長得花容月貌,收入也不菲,但實際上,她一點都不自信。
不了解她的人會以為是「艷照門事件」的影響。
2008年1月27日,當一名電腦維修員打開前男友陳冠希的電腦硬碟中名為「life style及gill」的文件夾,她的世界開始崩塌了。
當年,阿嬌原本有電影《梅蘭芳》上映,在片中飾演梅蘭芳夫人福芳芝青年時的樣子,「艷照門」風波後,她的戲份全部被刪。
2008年雪災,TVB舉辦賑災義演,Twins登台演出,當天晚上電視台收到幾百宗投訴,大多數的投訴內容只有一個——討厭阿嬌,她不該出現。
阿嬌作為受害者,事業一落千丈,幾個月沒有出門,每天痛哭。
那次風波的打擊固然讓她痛不欲生,但深層次的緣由並不在此。
心理學家弗里曼說:「擇偶時我們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獨特等。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關系中得到解決。」
阿嬌1歲時,父親去世,媽媽把她丟給爺爺奶奶跑了。沒多久,爺爺去世,她和表姐相依為命,經常被寄養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漂泊無定的生活,難免讓她對周圍的人產生疏離感,無法交上真心朋友。
「我都要轉校了,還交什麼朋友。」
阿嬌曾參與過一個節目活動實驗——在黑板上寫下生命中最重要的5到10人。
阿嬌分別寫下了母親、丈夫、表姐、妹妹、爺爺、公公、婆婆、嫲嫲和阿SA等9個人。
接下來,一個個做減法,阿嬌先刪掉了已經去世的幾個親人,又刪掉了才認識一年的丈夫,最後留下生命中她最重要的一個人:表姐。
阿嬌給出的理由是,「我從小是和表姐一起長大的。」
在她的價值里,陪伴是最重要的,因為她極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當了解阿嬌自小孤苦無依的生活,對她的選擇也就不詫異了。
當年事發,記者問她為什麼會同意拍那些照片?
阿嬌的回答是:因為不想失去對方。
只需對方一句:你放心。心中萬千疑慮便煙消雲散。
阿嬌曾多次在節目中表示過對婚姻的渴望。
2011年接受采訪,說自想25歲就結婚,可沒想到拖到了現在。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當個好媽媽。
經歷過幾段身心俱疲的戀情後,她甚至都不想談戀愛了,想直接結婚。
甚至表示都沒人想娶她。
可見其心底之卑微了。
如今阿嬌徹底放下對「走進婚姻」的執念,或許未嘗不是一種解脫,因為婚姻,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
哲學家和小說家Alain de Botton (阿蘭•德•波頓) 曾於2016年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過一篇專欄文章——《你會和錯的人結婚》。
阿蘭在文中列舉了絕大多數現代人會和錯誤的人結婚的九類原因:
1.很多時候我們並不了解自己。
2.我們更不了解別人。
3.我們不習慣真正的快樂。
4.浪漫的婚姻本身被過譽了,被寄予過高期望。
5.學校里不教愛情。
6.單身是種很糟糕的體驗,容易讓人飢不擇食。
7.婚姻中不是天天度蜜月,更多是柴米油鹽。
8.我們錯誤地以為自己很特殊。
9.我們想停止為愛情操心。
這些原因交織起來,成為橫亘在幸福婚姻之前的巨大鴻溝。
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走進婚姻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倘若發現無法契合,離婚也是明智的選擇。
上輩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將就,其實是傳統觀念對人性和人生自由的束縛。
人生不自由,任何幸福都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