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娛樂圈迎來最繁榮的時候,各類電影百花爭鳴。
隨著成龍、李連傑主演的功夫片走紅,很多和他們一起出演電影的童星,也成了焦點人物。
謝苗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成名之路始於李連傑,在《新少林五祖》和《給爸爸的信》中,謝苗在劇中的身份,都是李連傑的兒子。
也正因此,成名後的謝苗被冠以「李連傑接班人」的稱號。
長得虎頭虎腦又會武功,年幼的謝苗有著極強的表演天賦,看似前途無量。但最後的結局卻不如人意,如今37歲的謝苗,徘徊在娛樂圈邊緣。
回顧他的演藝生涯,可以用「一步錯,步步錯」來形容。
出生在北京的謝苗,雖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條件,但也吃喝不愁。
那時候流行少年宮興趣班,謝苗也被母親送去學習舞蹈。
學了幾節課,謝苗就沒了興趣。母親發現他對隔壁的武術班興趣很大,索性就將他從舞蹈班轉到了武術班。
那時候的謝苗一家,壓根就沒想著孩子能走演員的道路,不管是舞蹈還是武術,只是為了「趕時髦」,跟上時代的步伐。
謝苗興致盎然地上著武術班時,香港導演王晶正在劇組發愁。
他的新片《新少林五祖》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大明星李連傑已經搞定,就差個會武功的孩子。
王晶找遍了香港,也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為了趕上電影進度,王晶專門跑到內地尋找會武功的小演員。
在少年宮里,王晶第一次看到謝苗,就被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傢伙所吸引。
耍了一套長拳後,王晶就決定讓謝苗試鏡。
可能是習武的緣故,謝苗年紀雖小,但眼神凌厲,一身正氣,非常符合劇中「洪熙官」的兒子「洪文定」這一角色。
就這樣,謝苗正式進入演藝圈。
《新少林五祖》上映後大火,9歲的謝苗跟著走紅,王晶也趁熱打鐵,與謝苗簽下了一年的短期合約。
這一年中,謝苗先後和周潤發、梅艷芳、李連傑合作,成為萬眾矚目的功夫童星。
在這些大腕中,謝苗和李連傑關系最親近。
拍片時李連傑經常會指導謝苗的動作,加上兩人多次在戲中扮演父子,很多業內人士開玩笑地稱呼謝苗為李連傑的「御用兒子」。
有王晶的人脈,加上李連傑等影視圈大腕的關照,謝苗如果繼續在演藝圈發展,前途無量。
但在這關鍵的一步,他卻邁錯了腳。
和王晶的合同到期後,謝苗該如何發展成了首選題。
當時面對謝苗有兩個選擇:一是回北京繼續好好讀書,完成學業。二是留在香港繼續在娛樂圈拍戲。
謝苗的母親傾向於第一種,但她內心又隱約覺得拍戲是個成名的捷徑,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便向和謝苗搭檔過的那些圈內大腕尋求意見。
王晶非常希望謝苗能留下來繼續拍戲。他對謝苗的母親說,這孩子很有演戲天賦,趁著如今觀眾緣這麼好,應該再接再厲,留下來繼續拍戲。
但周潤發給出了不同意見,他覺得謝苗年紀這麼小,應該好好讀書,以後不要吃了沒文化的虧。
周潤發的意見是發自肺腑的。早年他就因沒文化吃過不少虧,他不想謝苗走他走過的彎路。
但周潤發忘了,自己已經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不過這個看法,和謝苗母親的想法不謀而合。
主意已定,謝苗母親決定帶著孩子回北京繼續讀書上學。
臨走告別時,周潤發還拿出5000塊錢塞給謝苗母親,以表心意。
多年以後,謝苗消失在娛樂圈。人們想起這個曾經在熒幕紅極一時的童星,不由怪罪起周潤發來,並調侃他用5000元「毀」了謝苗的大好前程。
如果謝苗一直好好讀書,也算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但此前他踏錯了一步,沒能留在香港娛樂圈,此後謝苗的腳步,已經跟不上節奏。
回到北京後,謝苗沒有選擇學習文化,反而是轉到了武術專業的學校,專攻習武。
當時謝苗還有很高人氣,在學校期間,有不少導演上門請謝苗演戲,但都被謝苗的父母謝絕。
久而久之,長時間沒有出現在熒幕中的謝苗,慢慢被觀眾忘卻。
本該好好讀書的謝苗,又在最關鍵的時刻走錯了。
2000年,謝苗在武術學校讀高三,高考馬上來臨。但他的選擇讓人看不懂,在這個關鍵時刻,他卻選擇復出拍戲。
謝苗接了一部名為《宰相小甘羅》的影視劇,整個高三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劇組度過的。
最終的結果是,《宰相小甘羅》沒有讓謝苗翻紅,他也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丟了西瓜芝麻也沒撿到,是當時謝苗最好的寫照。
此時,謝苗已經離演藝圈越來越遠。
沒能考上表演類的學校,謝苗選擇了體育學院,學習民族武術。
但身在曹營心在漢,謝苗對演戲難以忘懷。
畢業時,謝苗再次試著復出,參演了《少林寺傳奇》。
當時該片播出後,口碑還行,謝苗的名字再被大家記起,看起來翻紅有望。
但謝苗在表演上缺乏專業知識,只靠武術功底,已經無法適應影視圈的要求。
並且娛樂圈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香港娛樂圈早已衰敗不復當年,內地娛樂圈開始流行偶像文化,硬漢打星被外表陰柔的美男所替代,資本也對謝苗這樣的功夫明星沒有興趣。
連他兒時最崇拜的偶像李連傑,都沒有市場,更別說只拍了幾部戲的自己了。
和謝苗一樣經歷的的童星有不少,很多人都選擇另謀出路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賺錢養家,但謝苗卻非要「軸」在娛樂圈。
在影視特效盛行的當下,謝苗帶著自己的一身功夫,死磕到底。
2010年出演《蔡李佛拳》,2012年出演《八卦宗師》,這兩部以打戲為主的功夫片全部撲街,並被觀眾歸為「爛片」之列。
謝苗的功夫,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又因功夫成名,這讓他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覺得只要有真功夫,就能再次助他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功夫確實扎實,但他卻忽略了演技,更忽略了時代背景。
屢試屢敗後,謝苗仍未放棄,眼光開始投向「網絡大電影」。
但這個領域,是爛片的發源地。
謝苗沒能脫俗,三年時間,他就拍出了十幾部網絡大電影,沒有一部能拿得上檯面。
2016年的《大夢西遊》,聽名字就是妥妥的爛片。
無腦模仿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備受質疑後,謝苗用「致敬周星馳」來搪塞。結果導致被網友罵得更慘。
經歷了這麼多失敗,謝苗痛定思痛,反思之後,他給自己找了個定位——硬漢形象。
這個定位,符合時代潮流。
當時觀眾已經厭煩缺乏男性陽剛之氣的小鮮肉,希望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更多真正的男子漢形象。
謝苗這次看準了時機,推出了以硬漢形象為主的網絡大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和《辛棄疾》,劇中他將真功實料與特效結合,呈現出十分精彩的武打場面,取得了不少好評。
2020年更是憑借《破神錄》,成為網絡電影領域的領頭羊。
但謝苗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好不容易積攢的好口碑,他不懂珍惜。
繼《破神錄》之後,他再次走起「抄襲模仿」的無腦路線,推出了《大神猴》系列,繼續「碰瓷」周星馳和《西遊記》。
沒有周星馳的才華,卻偏要模仿周星馳的作品。
造型劇情和台詞粗製濫造,讓他好不容易積累的口碑再次跌到谷底。
《大神猴》之後,謝苗仍繼續探索自己的電影之路。
結語
有人說,謝苗底子好,人靈氣,只是欠缺一個機會,一部好作品就能讓他翻身。
但這句話,對於娛樂圈大部分演員,都適用。
謝苗的問題,不是個例。
當初香港娛樂圈捧紅了不少童星,每個都是紅極一時。釋小龍、郝邵文都是當時大家喜愛的童星,同樣在長大後「一糊到底」。
時代造就人物,如果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被淘汰是必然的。
謝苗正是這樣,在武打片最盛行的時候,選擇了讀書。書讀到一半,在關鍵的高考前夕,又選擇復出拍戲。在武打電影已經行將就木之時,卻仍做無謂堅持。好不容易在網絡電影領域試錯試出了口碑,又再次「致敬周星馳」……
一手好牌自己打得稀爛,還冤了周潤發。
希望37歲的謝苗,能長點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