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狗很累吧,下輩子你想做什麼?」被狗狗的答案暖哭了…
如果讓你養一隻寵物,我想很多人都會選擇狗狗吧!
雖然它養起來真的很麻煩,吃喝拉撒樣樣離不開主人,但是依舊有那麼多人選擇去養一隻狗。那是因為,在狗狗身上,我們能感受到溫暖。
作為狗狗,它們在人類身上又感受到了什麼呢?
我想大多數狗狗對於主人對於家的記憶都是這樣的:
很小的時候來到這個家,身邊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眼前出現的幾個人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卻會毫無理由的撲到他們身邊。
這個很漂亮的女主人是我的麻麻,她真的是我見過的最溫柔的人了。不管我做錯過什麼,她永遠都是笑著,摸摸我的小腦袋說:沒關系的,不要怕!
那個不怎麼愛說話的男人就是我的粑粑,我最喜歡的就是被他抱著,他的臂彎特別厚實,睡在裡面特別安心。
我最喜歡的就是和小主人一起玩,玩球玩飛盤,哪怕就是你追我跑,都能讓我們樂上大半天。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有三種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強調以人的本能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是一種本能決定論或遺傳決定論;②行為主義走向另一極端,否則天生本能,主張人的一切行為、本性均由後天習得,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及其系統化,是一種反本能論或環境決定論;③人本主義心理學既反對本能決定論又反對習得論,主張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識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後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馬斯洛認為,人性是人的全部屬性的總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里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
@
我和小主人的感情特別好,我們會分享開心的事,也會分擔彼此的不快樂,總之,那種有笑有哭的日子是最難忘的。
現在想想,我在這個家已經快十幾年了,好像所有的美好的記憶都是關於他們的,也只有在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才是最快樂的狗狗。
可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沒法陪著他們走到最後。這一世的使命完成後,我就要離開回到天堂。
看見狗狗這一世這樣不求回報的付出,上帝感動了,他給了狗狗一個機會: 你可以自己選擇下一世想要做什麼?
說完便交給狗狗一個畫冊,裡面有很多的動物,只要挑一種,下輩子就可以變成它。
做一隻鳥,自由自在的,可以想去哪就去哪,再也不用孤單的獨自在家等著主人下班回家。
做一隻獅子,有鋒利的爪子和獠牙,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了。
要不然就做一隻貓咪,吃吃睡睡的日子倒是省心……
可是,為什麼不管我選什麼,腦袋裡想的都是他們的身影呢?
那些和他們一起經歷的事都不曾忘記,一點一滴全都在腦海里。
如果沒有了我,他們是不是也不會開心呢?
我還記得在我離開的那天晚上,他們是那麼悲傷,小主人一直趴在我身旁,哭的就像個小淚人一樣,粑粑麻麻,他們的眼睛也是紅紅的,我能感覺到他們的不舍。
既然這麼放心不下他們,如果真的有來世,我還是會選擇做一隻狗,因為他們也一定在等著我!
我想這個世上的感情有很多種,一草一木皆有情,但是很難有一種感情會像人類對狗狗,狗狗對人類那樣,不管何時何地,心裡都會對彼此有牽掛。
上帝:如果有來世你還願意做一隻狗嗎?
狗:我願意~
→ 自從進了這個寵友群,每天只剩哈哈哈
↓點擊 「閱讀原文」 , 看更多萌寵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