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人總是相似的,因為所有人都有大致相同的是非標准,能帶給人快樂、滿足的事情大體一致。但不幸的人面臨的不幸卻各有不同。我們永遠無法知道一個人會對他人懷揣著怎樣的「惡」,又能「惡」到怎樣的程度,因此不同的人所做出的錯誤的、殘忍的、冷酷的事情都各有不同。
我們常譴責”啃老族”,指責他們已經長大成人衣食住行仍然全靠父母,人格不獨立、經濟不獨立,「老大不小」了依然恬不知恥的蠶食著父母的身體和財產,我們控訴他們自私、冷漠,沒有良心。但是,我們忽視了如今社會上廣泛存在的一群”啃孩族”。
什麼是「啃孩族」?
“啃孩族”的出現,源於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
這些父母將自己的女兒撫養長大,等待她們具備了掙錢能力之後,就會開始不斷向女兒索取財物,為兒子買房買車,肆意揮霍,甚至參與d博,最後一切結果讓女兒買單。他們心安理得地以自己曾經撫養過孩子為由肆無忌憚地壓榨自己的孩子。
為了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撕扯掉孩子的每一寸皮膚,將孩子身上的每一滴鮮血吮吸乾淨,如此父母,如何配為人父母?幸福的人用原生家庭改變自己,而不幸的人因原生家庭墜入深淵,甚至失去生命。
大家應該都看過《歡樂頌》,在這部電視劇中,樊勝美就是深受「啃孩族」式父母困擾的一個典型代表。在電視劇中有這樣的一個片段:樊勝美躲在公司樓梯間和媽媽打電話,講到自她工作以來掙的每一筆錢匯給了家裡,哥哥的房子、哥哥養家的錢是由她支付,不斷向家裡人解釋自己真的拿不出錢來了。
長相好、工作能力也強的樊勝美,原本可以在上海打拚出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但由於來自家庭的拖累和壓榨,她沒有辦法安心工作。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相愛的人也最終離她而去。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啃孩族」壓迫的大多是女性,原本就在職場中處於弱勢群體的他們,還要面對來自世界上最親近的人的剝削,不免讓人覺得心酸。
《歡樂頌》播出時,網友們都對樊勝美的遭遇表示同情,並紛紛在社交平台上表達自己對樊勝美父母的不滿。但更可怕的是,電視劇反映的也只是現實生活的千萬分之一。遭受著父母5年的壓榨,可憐的徐婷只能不斷消耗身體掙錢,最終在家人的愚昧無知下,年僅26歲的她,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那麼這個被父母吸血5年,全身潰爛死在醫院的女孩,生前究竟經歷了什麼?
掙錢養家 艱難成長
「姐姐」、「爸爸」、「媽媽」這樣的名詞原本象徵著美好、親情和溫暖,但二十多歲的徐婷卻為這些稱呼付出了太多。2016年,年僅26歲的徐婷離開了因癌離開了人世,這位在娛樂圈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的離開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1990年,徐婷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一個農民家庭。和別的小孩兒的出生不同,她的出生使這個家的陰霾更重了一分。在這個「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庭里,徐婷的命運似乎是一開始就註定的。
有了徐婷這第三個女兒之後,她的父母依然固執地堅持想要一個兒子。終於在第七個孩子的時候,有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孩。而反觀徐婷和她的姐妹們,更像是父母刮彩票中獎時拿到的附贈品。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家庭條件困難、父母思想落後,她的成長環境可想而知。
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哭鬧著要糖的時候,小徐婷已經開始掙錢養家。糟糕的生活環境和自小被忽視的成長環境,使得徐婷從不敢跟父母撒嬌任性。她只能默默扛下所有的委屈,努力掙錢。懂事的她盡量不給父母添麻煩,也更希望可以通過努力得到父母的鼓勵和認可。
2009年,優秀的徐婷參加高考,並考取當年安徽省藝考第一名,成功被四川傳媒學院錄取。對一般的孩子來說,這將是璀璨人生的起點。但對徐婷來說,這卻是噩夢的開始。
從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無論是高昂的學費還是自己的生活費,她必須憑借自己的力量掙回來。大一那年,由於她獨特的先天優勢,又勤奮刻苦,已經開始不斷接到影視劇中的角色,也開始拿到很好的廣告代言,一切似乎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但噩夢很快就開始了。一天,還在上學的徐婷接到來自父母的電話,如晴天霹靂一般,電話里稱:父親欠下了d債,需要她來還清。為了掙錢,她開始每天打好幾份工。洗碗、家教、賣酒,什麼賺錢做什麼,再苦再累她都不嫌棄。
一邊學習一邊掙錢,還沒20歲的她就患上了腰間盤突出,但她並不敢停下來。她把掙到的所有的錢寄回家裡,而自己卻租住在一間破舊的房間里,過著上頓不接下頓的日子。
盡管如此,她仍然努力認真地完成每一份工作。天真的她渴望通過給父母打錢的方式獲得他們的關注。但她沒想到的是,她所做的種種並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憐惜。反之,她的父母變本加厲,甚至會在徐婷沒有及時給他們打錢時,打電話破口大罵。
父母變本加厲 徐婷終被病魔打倒
五年時間,徐婷不知辛苦,如機器人一般忙碌地運作著。她身心俱疲,她的家人卻開始辭去工作,將徐婷視為所有的經濟來源。在北京工作的第五年,徐婷的父母要求她給他們在北京買大房子,而正是這個大房子,成為結束徐婷生命的導火索。
由於是新房,甲醛並沒有完全散去。家人們住進去之後,開始出現咳嗽的症狀。但由於多年過度消耗身體,徐婷免疫力極差,她被確診患上高死亡率的急性淋巴瘤。即便是這樣,她的父母也沒有放過她。
愚昧無知的母親並沒有讓她接受化療,而是帶她去做中醫理療拔罐,這導致她病情突發,造成嚴重的肺部和皮膚感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2016年9月7號,徐婷終於擺脫了來自疾病和家人的折磨,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她離開時,體重不到80公斤,瘦得皮包骨頭,因為潰瘍全身的傷口不忍直視,看起來十分可憐。放著屍骨未寒的女兒不管,任由其全身潰爛死在醫院,此時徐婷的父母急急忙忙地開始清點她的財產。甚至想趁著「徐婷去世」新聞的熱度,讓自己的兒子進入娛樂圈。
生活沒有一絲光亮的徐婷在臨死前捐獻了自己的器官。她是多麼的渴望光和溫暖,但在她短暫的26年,沒有看到過一絲光亮,她沒有一分一秒是為自己而活的。她的每一分鍾都是為自己的家人而存在。她想賺更多的錢給自己的父母,她渴望得到來自家人的溫暖,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得到過。
從徐婷離世至今已經過去了5年時間,網上也早已沒有了關於他們一家人的最新動態。但只要每次提起可憐人,必有徐婷的名字,至於其長時間吸血的一家人,只留下滿目罵名。不知沒了女兒的父母,又是否能安心花著女兒的血汗錢;而靠著徐婷養家的一家人,沒了她的資助後又能過多久的好日子。
我想答案即便我們不去尋找,也可以預料得到。從簡入奢易,從奢入簡難,這一家人誰又能接受得了沒有源源不斷資助的生活?幸好,徐婷不需要再繼續面對這些了。
結語
其實在娛樂圈,這樣的悲劇不在少數。很多人打著「親情」的名號喪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而作為被「啃孩族」壓榨的子女,過分的縱容最終會釀成自己的悲劇。為人子女,應該多陪伴家人,贍養父母,盡到子女應盡的義務。而面對這樣的父母,我們也應該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不一味屈服於如此「親情」。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