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規定出現後,爭議似乎從來沒有斷過。「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來形容這幾位父親,似乎有些再合適不過了。
不管多少胎,都需要從第一胎說起。關鍵好多年輕人,連第一胎都沒有生,何談二胎、三胎這一說呢?現在很多人都認可二胎,但是對於三胎的熱情不是很高。沒錢、沒精力、沒時間照顧孩子,成為了很多人的苦衷。
隨著短片《我支持生三胎》走紅,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生三個孩子,還讓不讓人過日子了,兩個孩子帶起來都已經很吃力了。
這樣的言論下,該短片的評論區,可謂是全是群眾的心聲。一萬多條的評論,他們的無知惹怒了不少人。
為啥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
十月懷胎的艱辛,每個寶媽都深有感觸。因為這個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就是媽媽。身材走形,忙碌的身影,就是母愛的最好見證。但提到生三胎這個話題,不少父母都表示搖頭。可是對於老人來講,他們希望開枝散葉,子孫越來越多。
從前的家家戶戶都好幾個孩子,但是如今獨生子女比較多。不少年輕人的思想也改變了不少,喜歡精益求精,數量少一些質量高一些。
對於上個年代的人來講,家裡雖然窮一些,但是每個孩子都茁壯成長,甚至還有不少人打拚出一番事業,甚是欣慰。遇到一些瑣事,兄弟姐妹可以商量,逢年過節家中聚著不少人,看起來熱鬧,心裡也是非常的溫暖。
然而以從前的方式,來衡量當下的處境,是萬萬不行的。從前的日子雖然窮,但是每個人都朴實無華。他們沒有過多地攀比心理,孩子們也非常聽話,本本分分地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而當下的生活中,似乎不是那麼回事。不少家長都望子成龍,希望子女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甚至將從前自己遭過的罪,盡數彌補在孩子身上。
漸漸的群體里出現了一些層次感,孩子之間也有了一些攀比。比如接送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分別被自行車和小轎車接送的孩子,在校園中的同齡人中就會出現不一樣的評價。
在經濟壓力之下,不少寶媽回歸到工作崗位。為了以後的房和車奮斗以及給孩子最好的一切。這些都已經成為了父母規劃一欄中必須和首先要做的事情。
女兒成為了「招商銀行」,兒子成為了「建設銀行」區別對待。
如果生下兒子,很多寶媽面對未來的彩禮以及房產,都會顧忌二胎萬一再是個兒子怎麼辦,漸漸的不少父母選擇不生。而生下女兒的家庭,對於這些都沒有多少顧慮。生下兒子以後,湊成一個「好」字,也算是對父母和自己的交代。
但盡管這樣都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金錢上也是很大的開銷和損耗。比如懷孕到上幼兒園需要三年,這意味著家庭中有經濟來源的都是男人。此時女人已經和社會脫軌,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家庭里,再遇上婚外情之類的事情,家庭可能就會破碎,而這些風險都要考慮范圍之內。
短片中的這4位爸爸,支持媽媽生孩子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為什麼會引起嘲笑,其實都是一些無知的造成的。
四位「無知」的父親
網約車爸爸,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接近生活的底層。他表示支持孩子生三胎,並且願意照顧孩子,白天換尿布,晚上輔導作業。看起來非常得負責,但是有過經驗的父母,對此說法並不買帳,覺得這就是無稽之談,這僅僅只是為了修飾自身。
切合實際情況來看,寶媽懷孕生產後,所有的經濟來源都是依靠這位父親。那麼白天換尿布,是准備帶著孩子一起跑車?晚上輔導作業,這是有多大的耐性。忙碌了生活的一天,就是為了體諒妻子的不易,大包大攬地照顧好對方。顯然有些「虛偽」。
按照這樣下去,時間管理大師都沒有可能完成,莫不成是要開房車拉人?也許可以和自己的言行對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在忙著掙錢,基本上沒有時間分心。
短片中一位教師爸爸,奉獻出寶貴的意見。對於孩子,人民教師選擇以散養的方式,讓孩子玩到大,這樣就不存在焦慮和沒時間的問題。但是這真的是對孩子負責嗎?捫心自問,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別人都在精心培育,而家長選擇自由散漫置之不理,這是一種什麼行為。
對於有錢人的家庭來講,或許有資產可以繼承,但是以什麼來保留實力?平時的吃喝玩樂,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會空。對於普通家庭來講,生活已經很貧窮,想要改變命運就需要通過知識。但是教師認為的散養,真的有助於改變命運?
而房子問題相信是多數人的硬傷。當然短片中一位改造能人爸爸,對於這個訴求給出了自己的想法,解決眾人的困惑。
如果家中有三個孩子,住房就成為了首要問題。房貸是不少年輕家長的壓力,為了可以讓眾人心平氣和地接受。能人爸爸提出改造房子。這樣的話孩子就有住的地方,那麼裝修似乎也是不小的開銷。懷孕生產的寶媽不需要營養費,這又該怎麼處理。
還有一位白領醫生,相比較前三位,各方面的實力也是比較持中。
他表示妻子的身體調理好,也是可以生孩子的。高領產婦懷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女人的安全保障,並不是所有高領產婦,都有一個醫生的丈夫。
結語
這四個父親分別將時間、教育、房屋、健康做出了總結。但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真的很無知。
有經驗的父母,都明白這不是一句話可以解決的事情。單說房屋的問題,就算是改造了,那麼以後子女結婚的住房,又該如何解決。對於支持生三胎的4位爸爸因無知被嘲這件事,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