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中國好聲音》出圈的華少,不僅成功入駐央視,事業上節節攀升,成為了觀眾心中的「中國好舌頭」。
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浙江台的「一哥」華少的近況,親自前往一線作為記者測試水位,一身狼狽引發眾人熱議。
視頻中的他低調現身舟山海邊,正值台風到來,拍攝的鏡頭直接被雨水淹沒,華少身著雨衣看起來非常狼狽。
他十分專業的向觀眾介紹當地的降雨量,吐字清晰語速如一,盡管是在風雨之中,但是他依然保持著穩定的步伐。
身份上的轉變,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測,一個光環照耀的主持人,為何會變成一個記者,是鍛鍊還是慘遭降級?
47秒讀完350字廣告詞
娛樂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節目,當屬《中國好聲音》莫屬,歷屆的導師都是樂壇中的天花板,相比較這些人華少顯得非常可憐。
華少本名胡喬華,小的時候開蒙比較晚,家裡人一度認為他是一個啞巴,直到三歲才開始說話,後來因為家庭的紛爭,他成為了跟隨父親生活的單親家庭孩子。
原生家庭的不圓滿,讓他的內心非常的自卑,即便已經進入到學堂,都不是很愛交流,誰也沒有想到,未來的他會成為一名主持人。
雖然華少小的時候比較靦腆,但是非常懂事聽話,成績名列前茅,完全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基本上沒有朋友。
久而久之他常常一個人自言自語,對於這樣一個狀態,華少非常喜歡更想要成為一名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創造自身的價值。
為了這個目標,他報考了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努力和汗水的澆灌下,大學畢業後得到了電視台當主持人的機會。
事業的規劃,是每個應屆生顧慮的事情,然而華少比較幸運,進入到浙江電視台後,他為自己取了一個藝名:華少。
雖然站在舞台上,面對場下眾多觀眾,但是他一點都不緊張,憑借《我愛記歌詞》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搭檔朱丹因為瑣事辭職後,華少成為了台里的頂樑柱,這一年《中國好聲音》到來,無縫銜接了他的事業。
沒有提詞器和台本,語言憑借個人發揮,華少用47秒讀完了350字的廣告詞,一時間很多人都記住了他的「口才」。
雖然是一檔選秀節目,沒有導師的榮耀,沒有任何的資源和背景,憑借一身的傲骨,華少鯉魚躍龍門躍居主持人榜首。
事業上的一路綠燈,讓這個男孩遺忘了初心,見見的華少口才開始倒退,一改往日的風格,引起了不少人的爭議。
《大牌駕到》中都會邀請明星做客,采訪影帝張家輝的時候,作為一名資深主持人,華少問出了一些低俗有失風度的問題。
步步緊逼,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本想到這是一次職場上的失誤,但是每一期嘉賓,都搞得非常尷尬。
也許華少想要效仿金星的主持風格,卻弄巧成拙敗壞了路人緣,隨著高以翔出事,華少徹底銷聲匿跡。
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的風波,期間高以翔等多位嘉賓想要喝水,奈何都被身為主持人的他拒絕。
聲情並茂的講解,高以翔去世後,所有的輿論都將矛頭對准了他,本以為他會選擇離開這個是非圈。
厚積薄發換個身份歸來
但是華少表示會選擇帶著內疚,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此事過後他如同銷聲匿跡一般,眾人的嘲諷中他帶著新的身份歸來製片人。
在經營事業的階段中,因為應酬過多,華少的身體出現問題,力不從心的他,直接加入到直播的行業中。
如今再一次現身,成為一線的記者,很多人對其冷嘲熱諷,無法理解一個一夜爆紅主持人,為什麼會選擇做這樣的事情。
職業沒有貴賤之分,一線中的身影,也是負重前行的逆行者,值得每個人尊重,華少也並非是一夜爆紅。
沒有人知道,為了在《中國好聲音》出彩,他准備了15年的時間,數次參加主持人的選拔,大量時間苦練專業,並非他天生就是「中國好舌頭」。
很喜歡《霸王別姬》中的一個橋段,相信很多人印象深刻,小癩子站在人群中,望著風光無限的名角。
哭著問道:「他們怎麼成的角,得挨多少打?」,台上幾分鍾,台下十年功,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
每個光鮮亮麗的背後,付出的都是汗水和辛苦,因為看不到成名的希望,小癩子吃完自己喜歡的糖葫蘆後,選擇了自殺。
而和他一起的程蝶衣,直到師兄用煙杆把嘴搗出血,一次次地挨打後,成為了一個名角,一夜成名絕非偶然。
有多少贊美,就有多少詆毀和不理解,現實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成功的企業家,背後承受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想要成名就要用刻苦和努力來灌溉,與其嘲諷華少的現狀,不如捫心自問,感同身受過低谷期,那感同身受的煎熬?
如今華少已經40多歲,主持過很多節目,只是近些年很少露面,並不能不代表「江郎才盡」。
從入職浙江衛視成為「一哥」,再到如今的記者,人無完人不是嗎?對於觀眾來講是身份上的改變。
而對於當事人來講,也需要莫大的勇氣,沒有規定說,主持人不能以一線記者身份報導,暴雨中的敬業不應該被嘲諷。
站在雨中本身就是吃苦,如今的他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厚積薄發再次歸來,只是工作方式的選擇,無需過多渲染。
結語
如今的華少,在經歷高以翔風波後歸來,去年還是跨年晚會主持人的他,如今成為一線,看起來屬實可憐。
但是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底層的沉澱何嘗不是一種歷練。大起大落過後,相信華少會有一定的改觀。
一個主持人不僅要有素養,更要體恤人情冷暖,不管是高升還是低就,都是事業的一部分,就事論事逆行者應該被鼓勵,對此你們怎麼看?
謝謝觀賞,關注我,了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