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能跟流量小生們一較高下的,只有郭德綱的德雲社男團了。
盡管有人詬病說就連相聲也開始偶像化,但是德雲社在相聲界的地位早就無可取代。
風風雨雨幾十年,只有這個小黑胖子一舉奪下了相聲界的半壁江山。
“內向人”的討飯生涯
老郭在台上喜歡自詡為內向人,觀眾以為是打趣,其實看他早年的樣子,確實怎麼也看不出還有說相聲的天分。
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工薪家族孩子。從小喜歡相聲,7歲起就踏上了這條藝術路,縱然內向,可天生對舞台就沒有恐懼感,因為唯一的愛好就是說相聲。
1995年,郭德綱已經先後三次去過北京,想方設法地希望闖出個能說相聲的路,常年一窮二白,總是交不起房租被房東罵到狗血淋頭。
1996年,發妻胡中惠再也忍受不了這種吃喝發愁的生活,選擇了與郭德綱離婚,拋棄年幼的郭麒麟遠走日本。
離婚後的郭德綱自顧不暇,只能把小兒子送到父母家養育。
2003年,安徽衛視搞了個真人秀,48小時生活在一個玻璃櫃里。
在鬧市區給人們展示著一切的吃喝拉撒睡,沒有人肯報名,郭德綱去接了這個工作,因為能掙4000元錢。
那個時候的德雲社,已經創立了8年了,每個月最少也要倒賠個七八千,這樣毫無尊嚴,沒有隱私的工作,郭德綱都肯報名。
沒有別的,必須要掙錢養活他熱愛的相聲事業,即使只能遇到一個觀眾,也要堅持去說。
從一個觀眾開始做起來的事業
就是在郭德綱的一力堅持下,德雲社逐漸開始有了點小名氣,生意好的時候,能有近百人到場聽相聲。
但是,相聲圈始終是一個講究師承關系的地方。
郭德綱只是被看作一個不入流,不被承認的野路子。
他四處拜師,無人理會,多年後提及此段時期,郭德綱還是感慨萬千,種種心酸無法言說。
過了十幾年的烈火烹油生活後,郭德綱才等來了最頂級的師父,他被侯耀文納入了門下。
德雲社頭上有了侯耀文這三個字的光環後,一下就火爆起來了。
郭德綱因此成為了一個最講究師徒情分的人,結果輪到自己頭上時,就發生了滅頂之災。
從小像親兒子般養大的徒弟曹雲金帶頭造反,在他的生日宴上大鬧了一場,這在相聲界是極其羞辱師父的行為。
緊跟著市場颳起了針對郭德綱的反三俗,指責他侵占公用綠地,徒弟毆打記者等負面新聞讓大眾只覺得這個郭德綱是個不值一提的流氓而已。
那個時候德雲社剛剛有了一點生機,就被完全扼殺住了發展苗頭,最困難的時候,一心培養出來的徒弟先後出走,紛紛在外界宣揚著反對郭德綱的言論。
時隔多年後,郭德綱每每談起當年被群起攻之的情景,總忍不住涕淚橫流。
生命中的兩個”惠”字女人
近期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很紅,拍戲有演技,說相聲有能力,年紀小卻格外節儉,被稱作富二代中的泥石流。
他本人也承認,有很多次學壞的機會,不是有繼母王惠的細心教導就沒有今天的他。
巧合的是,郭德綱的成敗經歷中有過兩個女人都是名字帶”惠”。
只能用一碗麵煮成糊填肚子的時候,原配胡中惠離開了他。
而在德雲社快倒閉的時候,第二任妻子王惠扶起了他。
現在人看王惠,只覺得是老郭身邊的一個胖太太。
真要說起當年來,王惠遠比郭德綱要有出息,十幾歲就能開設京韻大鼓專場掙錢。
一個大姑娘,就這麼看上了離婚帶孩子,前途渺茫的郭德綱,為了扶持男方的事業籌集資金,甚至賣掉了自己的車和首飾。
甘心放棄事業去幫助老公東山再起立足相聲界,就連老郭搭檔於謙都出面說過王惠在背後的種種不易。
而原配胡中惠離婚後直接去了日本,從洗碗工,清潔工逐步做起,不管多累多苦都熬了下來。
在郭德綱發跡後也沒有開口要過幫助,硬是靠自己能力拚出了上億身家,生意做到了美國。
她的生活水平絲毫不遜色於現在的郭德綱,不過回國以後格外低調,沒有用前妻身份炒作新聞,與兒子的關系也有了改善,一度被媒體拍到過私下聚會的場面。
以前老說勸人大度遭雷劈的老郭如今也會對著鏡頭說俱往矣了,或許像這樣,一別兩寬,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