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90版《封神榜》仍舊是電視劇史上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之作。
而今再怎麼翻拍,總也難現名著原汁原味的精髓。曾經的那些演員們,堪稱選角操作的神來一筆,不管戲份多少,都能在觀眾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晃三十年過去,卻意外傳出了曾經大紅大紫的土行孫,現在只能依靠低保生活的消息。
就算外形條件不優越,大可以專職做一名特型演員照樣能穩定生活,何至於到這種情況?
今天就來看看這位史上最吸睛的”土行孫”,余華東的故事。
因”侏儒症”成就演員夢
與周圍人不一樣的身體,往往會徹底摧毀一個人的心氣。
特別是像余華東這樣,原來出身在合肥的一個小康家庭,上面還有4個哥哥和1個姐姐,老麼本該是最受寵愛的那個。
然而他從小就生長發育緩慢,身高不足1米3時就被診斷為侏儒症,外在條件不可能再有任何發展。
自卑的余華東不願意被他人異樣的目光審視,因此小學畢業後就沒再讀書。
家人也希望這個特殊的孩子能盡早適應社會,但身高的原因始終在摧毀著他一切的自尊與夢想,沒有文化又無法出苦力,余華東閒來無事就喜歡跟著別人去看電影。
特別是早年間的一些神怪電影中矮小土地公,激發余華東萌生出當演員的想法。他不顧周圍人異想天開的評價,隻身前往廣州發展。
旁人看來這輩子算是完了的余華東,如果不是機緣巧合下走進了娛樂圈,也許就真的註定此生暗淡無光。
遠東第一矮星
能勇於把殘缺轉為優勢,其實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
余華東來到廣州後很快就接到了戲,就如父母希望的那樣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出道即是在1985年的電視劇《蛙女》。
先後在《復仇大世界》、《天涯怪客》等電影中作為特型演員演出,塑造了各式各樣精彩的小人物。
當然最出名的同時也給余華東帶來最多收益的,還是”土行孫”一角。他幸運得到這個千載難逢好機會後,即便只有短短5集戲份,卻也格外上心,總在現場不斷揣摩人物特性,聽從導演講戲。
誰說特型演員只能”以貌演戲”?
他們也能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層層展現演技,特別是當年拍攝環境欠佳,很多時候余華東被要求反復鑽坑,他為此吃了不少土。
說起這段艱苦經歷,余華東並不覺得特型就不被尊重,他反而很感激這些劇組給了機會,他才能在那個年代變成響當當的萬元戶。
然而這位媒體宣揚的”遠東第一矮星”,並不可能永遠靠個子吃飯。
離開演員行業後逐漸湮沒
通過土行孫一角大紅大紫後,余華東陸續接到了不少特殊人物的邀約。
成也特型,敗也特型,再怎麼換來換去始終都會受到一定限制,時間一長,余華東狹窄的戲路很快就接不到什麼邀約,他索性聽從父母意見,回家娶個美嬌娘,安穩過著小日子。
其貌不揚的余華東在家鄉依舊是個名人,不再拍戲後還是能借用”土行孫”光環接到一些商演。
畢竟能展示的才藝有限,長久下來觀眾也逐漸厭倦了,余華東便開始失業,家境一落千丈。
外在的條件註定了他毫無勞動能力,余華東所在的轄區得知情況後便為其辦理了每月300元的低保,維持基本所需。
好在貧苦的生活下他始終擁有著幸福圓滿的家庭。
近來的余華東後悔當初沒有堅持演戲,否則家境遠不會這樣難堪。但作為特型”綠葉”來說,他發展得最失敗卻也最勵志,至少這麼多年來都從沒有放棄過自己。
余華東還在繼續嘗試主動去接一些商演的活,希望能用矮人的身體給家庭,給生活重新帶上光環。
相信像他這樣,努力向陽而生,則一定不會被辜負。
有夢想,敢實現,這才叫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