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周星馳三個字,大概會出現三類人。
一邊哭一邊笑說,我欠他一張電影票的,是觀眾;
一邊四處看看一邊咬牙切齒說,他是個魔鬼的,是工作人員;
一邊露出五味雜陳表情,一邊點頭說,他很怪,很孤僻的,是合作演員……
合作演員屬於其中對周星馳感情最復雜的一類人,他們或許不願意再和星爺合作,可離開星爺後,又不得不靠著他的名字才能活下去。
今天要說的這位,是繼吳孟達之後第二位周星馳身邊那個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叫黃一山。
黃金配角中的「學霸」
說起黃一山早年的經歷,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要不是選擇踏上演員這條路,他或許會有著更美好的人生。誰叫人生在世,天生就愛為了夢想而奮斗呢?
一心喜歡演戲的黃一山,不為人知的是他有著香港中文大學和英國赫爾大學的雙學位,是周星馳黃金配角中獨一無二的「學霸」。
1991年,一個無意的機會促使他有幸演出了《逃學威龍》,並成功坐在星爺身邊做了最出彩的同學「細龜」。
藉此一片打開了影視大門的黃一山,迄今為止已演出超300部作品,不過多數都是小角色。
只有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才令他收獲了幾分知名度,從《唐伯虎點秋香》到《國產凌凌漆》。
黃一山迅速積累了相關影視製作知識,他本以為自己有高學歷又懂編劇,離開周星馳混口飯吃是不難的。
誰知道,他真的離開後卻連「這口飯」該怎麼吃都快不會了。
失去光環後的殘酷現實
據說是因為周星馳拍電影的要求實在太苛刻,黃一山才選擇不再合作,可惜他不懂為什麼周星馳的電影中連配角都會這麼出彩。
做了配角十餘年的周星馳,比誰都懂一個綠葉的甘苦。
相信他是因為自己嘗過那些片場的勢力冷暖,才不希望自己周圍的其他人都有著類似經歷,因而要求格外冷酷。
同樣是周星馳身邊的經典配角,谷德昭就曾說過周星馳對配角的扶持,誠懇到從來不在意配角比他更出彩。
其實也有群演爆料過,周星馳對群演非常好,經常花半天時間就只給一個群演講戲,所以才使得自己電影中每一個人物都非常出色,甚至樂意在片場直接改更多戲份給配角或群演。
影迷應該也有類似的感悟。
可惜更多合作演員只覺得星爺的性格太難搞,寧願不掙錢也要宣布和他「割席」。
那麼來看看黃金配角獨立後到底創造過怎樣的作品呢?
結果只有爛片。
電影依舊又當又立充滿著周星馳的影子,有網友說得很直接,直言他們離開周星馳後連節操都沒有了。
是的,沒有了過去黃金配角名號的加持,黃一山的實際表現就只能給人營造撈金感,幾乎可以說是只能在短視頻平台上生存。
黃一山瘋魔一樣撈金
在內地,要是不播放周星馳電影片段,能認出黃一山的人並不多。
而這些年黃一山仿佛紮根一樣瘋狂撈金,四處商演,甚至卑微到100元門票這種見面會也要參與。
可以說只要給錢他就去,與星爺合作的六部電影必須當做宣傳點,否則連稀稀拉拉的掌聲都不會有。
他就像是星爺專屬的版權商人一樣,不斷利用電影片段,其他配角來和網友建立情感,很多人都把黃一山的某手號當成了星爺電影懷舊基地。
有些膩煩他「吃相難看」的人了解後才知道,
原來是黃一山大兒子得了種怪病,先天性腦白質發育不全,終身要靠昂貴藥物維持性命。於是算起來,他一家每月要承擔的家用、房貸、醫藥費高達三四萬之多。
這種壓力下,他不得不一再吃著老本。
工作安排夸張到半個月內要拍6部電影、跑4個商演,整整要在10多個城市內奔波。
而且有段時間,黃一山要在三個月內拍攝11部電影。
如此緊湊的行程,作品質量肯定不值得期待。只能說,為人父母後爸爸變超人的苦心可以理解。
敬佩黃一山在知天命的年紀如此拚命,當光環消失後,大家不過都是為了生活奔波的普通人罷了。
祝福黃一山能心隨所願,給家人打拚出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