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明星若是沒有個多重身份,沒干起個把副業,仿佛都不配在娛樂圈活躍。
時代影響下,大家都是站在一個起跑線的「打工人」。那麼今天就來看一看,生機勃勃發展著第二事業的那些娛樂眾生像。
餐飲業「隱形富豪」
吃瓜多年,大家很容易發現許多明星都傾向於投資餐飲。
從早年的小生任泉到現在的陳赫等人,明星們開了一家又一家的連鎖火鍋店,不知不覺間竟把副業發展得遠勝於主業。
特別是陳赫,即便他再也不演戲,光靠火鍋店收入都足以笑傲江湖。
或許是見識到陳赫的成功,連帶著一個「奔跑」過的好兄弟鄭愷也走著類似路線,做起了特色火鍋。
根據第三方數據,娛樂圈60%的明星都選擇做餐廳美食。
道理很現實,利潤高。「民以食為天」的激烈爭斗下,唯一能協調眾口的只有火鍋,不需要專業廚師,口味穩定,菜品加工要求低損耗低都是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優勢存在。
只要撈錢吃相不難看,以明星影響力帶動社會效應,成功者如陳赫,不正好反向助力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副業用心,價格親民,人設立得穩,大眾似乎逐漸淡忘了陳赫過去的負面新聞,他出現的綜藝必然捧場,因而在行業內刷新出藝能感最強的評價。
耳目一新的多面手
各大綜藝早就傳遞給了我們一個明星決勝的訊息,行走娛樂圈,唯人設屹立不倒。
我們如今說副業,熟爛的餐廳,服飾,甚至美妝大家已經見怪不怪。
眾所周知時下熱度最高的是直播帶貨,其中典型的算能幹到隨時上天的濤姐。
自從她官宣與淘寶方合作後,外界很是津津樂道劉濤帶貨的靠譜表現。
這一切都建立在劉濤的專業形象上,也就是濤姐的好媳婦設定。
那麼不要忘了,還有人發展著與生意無關的其他副業,親手打破自己的固定標簽。
好比演員宋佳,發行了單曲《HER》,用聲音來搶她的演技戲。
第一代玉女徐靜蕾,雖許久未有新作,但多年來堅持設計字體,帶給了大眾無限驚喜。
更有讓人暖心的優質選手如維秘超模KK。在信息化潮流中,她身體力行推出了「KODE WITH KLOSSY」獎學金項目,鼓勵更多女性能開始學習編程,躋身被稱為男人天下的碼農世界。
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們是把興趣轉成了掙錢的動力。
可現實生活中,人人都熱衷副業拓寬生命,可哪有那麼多容易賺到的錢呢?
就連那個傳說中男人,只要超出認知范圍後,也有他無法做主的地盤。
「地表最強」的網吧怎樣了?
如果周傑倫做副業是為了興趣,這點應該沒人會反對吧!
天王在樂壇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說,行業內甚至流傳著一個傳說,不管他是否發片,周傑倫的歌曲必定每時每刻常駐熱歌榜單。
寂寞無敵的周董做副業,涵蓋面那叫一個無人能及,基本你能想到的,他都投資過。
興致一來,喝奶茶把自己喝成了球也要入股。沒別的,就因為哥高興。
另一個廣為人知的便是周董愛好電玩,他為此在深圳的豪華地段投資1800萬開了家「地表最強」網吧。
從裝修到配置,可以說無一處不奢華,盡顯周董大手筆。相對來說,這樣的電競網吧收費也跟我們認知不一樣,最貴的包間都需要300元一小時。
顯然以周傑倫的號召力,還是能帶動一大批粉絲前來朝聖。
不過幾年下來,這家收益頗豐的網吧也面臨著岌岌可危的局面。畢竟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都存在著相當大的挑戰。
始終來說,做生意運營可不是周傑倫所熟悉的領域,有盈有虧都在情理中,後續操作還看他的未來規劃。
總之,明星不管怎麼掙錢,他們的收入或許就是普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做副業也不見得全然是為了爭名奪利。
還是希望更多明星能做好表率,即便給普通人造夢,也要傳達出正面積極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