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叫「三十而立」。
不管男女,走到了三十歲關口就必須得事業有成,這個是國人根深蒂固的看法。
那放眼娛樂圈,若是出道很早的童星,縱觀而立之年的情況只怕盡是唏噓,能延續十幾二十年前輝煌的,寥寥數人。
比如這部神劇《小兵張嘎》,三位小童星就出來了一個張一山。
全是成年後長殘的原因嗎?可影視界的一線也並非都是俊男美女吧!怎麼多數都逃不了一個落魄局面呢?
冰火兩重天的演員
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備受批判,從起初的被看好到現在的全網嘲,這位童星成長的演員頭一次沖著鏡頭承認自己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這就是心酸且殘酷的現實。
童星出身的演員歷來有個最大詬病,表演過早的被固定框架,即便後來接受科班訓練,怎麼也難有突破。
所以遇到不怎麼適合自己的角色,或者對於人物的創作理解有偏差,就會出現這樣滿地尷尬的翻車。
回頭看不得不承認,張一山演藝生涯中最立得住的角色,還得「劉星」。只是紅利好吃,反噬難捱,以行業內的標准來說,張一山的模樣跟偶像們站不到一個起跑線。
幸運的又是他曾和姜文、夏雨並稱為老中青三代,可見娛樂圈並不是以顏值決定演員地位,唯一的落差只可能在於實力。
若是業務能力還不能狠甩他人,那恐怕他這次的「韋小寶」就是最終句號。
該好好學習楊紫是怎麼一步步用實力給自己踏平了條發展路了!
活在角色影子裡的演員
近來在《演員請就位2》中露面的王莎莎重新刷了波關注。同樣是國民級電視劇《武林外傳》走出的演員,無人不識「莫小貝」的機靈可愛。
這姑娘奇妙的點就在於,都快三十歲了,周身的氣質怎麼也走不出「莫小貝」。
或許她算是有實力,讀書讀了個碩士出來,可既沒有長相,實力又嚴重受限的姑娘再怎麼用力也很難再現閃光點。
網友紛紛表示,她的表演水準不能說是長相背鍋,就是演什麼都和《武林外傳》一個模式,過於戲劇化。
好歹張一山還有個高光的《餘罪》,證實過塑造角色的能力。很遺憾,王莎莎並沒有成功轉型,以至於不少人開始膩味起「情懷」。
令人唏噓的是,王莎莎身上不存在高開低走或是爛牌逆襲,她似乎更傾向於沒天賦的類型。
比起非科班的辣目洋子,在表演上喪失靈氣的王莎莎更應該乾脆轉型去做學術研究。
只怪成也「莫小貝」,敗也「莫小貝」,形象實在過於深入人心,後續的王莎莎實在很難成功刷新大眾觀感。
轉型失敗後的求生
看著《小兵張嘎》里小演員們的近況,想不到明明是主角的謝孟偉卻徹底從影視圈消失匿跡那個人。
論學歷,他並不遜色於前兩位童星演員,正經從中國戲曲學院科班畢業。
成年後也演出了好幾部作品,不過樣貌和實力比王莎莎更為局限,久而久之便沒有什麼水花。
為數不多的采訪中謝孟偉懷念過「嘎子」給他帶來的光環,自稱走紅時即便人家家裡電視打開只有一個台,一樣能認出他演過小英雄。
娛樂圈唯恐避之不及的是,就是這類迷之自信認為自己成就了演員的人。
距離他大秀肌肉來了出辣眼單曲,過了2年再出現的謝孟偉變成了他最不喜歡的「奶油小生」掛,走上了網紅直播路線。
他在直播間以夸張氣氛來造勢賣貨,甚至還坐擁了幾百萬粉絲群體「嘎家軍」。
其實自食其力並沒有什麼可嘲弄的,但他喪失底線賣著假貨賺取暴利,用各種激情戲碼上演苦情戲。
在經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聲討後,老藝術家潘長江還連線溝通勸說他,要對得起觀眾的信任與愛戴。
可前腳鏡頭前流淚懺悔,後腳再度和網紅玩著挨罵受虐套路,借對方的口訴說委屈。
萬變不離其中就一個核心,他賣貨的苦衷是因為接不到戲。
如此又當又立實在要不得,或許直播受眾層次不同,但多數網友還是看出來了這是炒作人氣的慣用方式。
需要關心的就一個,這出負面社會新聞的主角,不知道是否真的跟說的一樣好聽把售假的責任擔起來,怎麼解決他賣出去的假鞋,假酒……
看臉時代,直播月入百萬卻還賣假貨的人,並不值得同情。在娛樂圈看不到發展方向,也不是演員能丟棄道德底線的藉口。還是腳踏實地尋生活吧,否則後悔那天則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