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無比艱辛的一年。
然而張譯卻是個例外,這位頻出佳作的男演員,又一次迎來了事業的大爆發。
差不多過了大半年觀眾才得以走入電影院,哪裡都少不了張譯的影子。從《八佰》到《金剛川》,陸續還有著張藝謀的《一秒鍾》和《懸崖之上》。
這位貌不驚人的男演員,已然靠著實力躋身了「百億票房俱樂部」,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實力派代表。
不是說這個社會是看臉的嗎,怎麼轉眼間,全世界都愛上了張譯?
誰都不待見的人
回顧成名前的張譯,只能用一句誰都不待見來形容。
求學年代,他的職業理想可不是演戲,而是成為播音員。說來也神奇,高二的學生,第一次報考北京廣播學院就拿了個專業第一。
可說老天爺賞飯吃吧?
等著小子正經高考時,又是第一名,可是由於招生政策變化,他的第一轉而變成了落榜。
認定了就不回頭的人,只報了一個志願,結果卻超乎想像地戲劇化。
被自己親手斷了後路,張譯父母花了三萬把兒子送去了話劇團。
意想不到這段經歷扭轉了他的人生風向,張譯開始喜歡表演,又決心報考中戲。
可外形就是最大的門檻,考察的老師幾乎就是掃了一眼,以為又是一個不切實際愛做夢的傢伙,便直接把張譯給淘汰了。
隨後的解放軍藝術學院,也是一樣的理由刷掉了張譯。
他怎麼也想不到,表演原來是靠臉吃飯的一個行業。人生的播音門被關閉後,張譯被接二連三緊閉的窗,打得有點懵。
天性樂觀的他,經人介紹後找去了戰友文工團,在自費的情況下,這才好不容易打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人到中年還不肯放棄
在人生的捶打里,熱愛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
沒人看好的張譯,相當於是花錢當了個旁聽生,在文工團學習表演。這就有點那種,你愛學就學,不學也沒人在意的情況。
張譯一直在堅持,他努力學習,默默苦練。可顏值影響太大,多半是在文工團幹著幕後工作。
明明是真心追夢的奮斗人,卻一直被周圍人隨意下著定論。
這個時候,被反復否定的人反而不懂得什麼時候該放棄。沒有人給他角色,張譯還嘗試自己寫過一段時間的劇本。
反正不能再糟糕了,倒不如活在當下,無愧於自己就行了。
越打擊,越堅持,在業內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遇上了《士兵突擊》。
十年龍套,飽受冷眼所謂中年還不撐起的男演員張譯,終於靠著對表演的熱愛,演出了頭,也成功征服了觀眾的心。
大眾開始記住,有個很會演戲的演員,演得每部戲都很好看的那個人,叫張譯。
當不了明星的人
隨便數一數張譯在十年內給熒幕帶來的作品,《北京愛情故事》《溫州一家人》《親愛的》《我不是潘金蓮》《雞毛飛上天》……個個都是經典。
他的標簽只有,有張譯的作品,一定不會差。
可喜可賀,這個真演員曾經付出的那些苦,終究是沒有辜負他。
不營銷不炒作的同時,也不禁讓人開始關注起這位演員的個人生活。原來文工團時期的張譯,他有過一段無比美好、相互支持的青澀之戀,後來被調任兩地後才因聚少離多而分手。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青春時的美好回憶。
而就在張譯事業剛有青澀時,卻意外接到了這位初戀遭遇嚴重車禍的消息,再見面時曾經心愛的姑娘卻變成了植物人。
據說張譯默默在背後照顧了對方近十年,回憶自己沒能參加葬禮時,眼眶中噙著熱淚。
是遺憾,還是後悔自己過去,很難說得清楚。或許是見識太多人生百態,對悲歡離合的事情更有共鳴吧!
有些東西不用表達,相信他是為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好一切付出過全部。
說起他現在的妻子,女方過去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張譯跟過去一樣,始終如一,自己認定的人,並不在意那些世俗看法。
據說就連家裡請來的保姆偷了錢,他也是採取講道理,談心的溫厚方式私了。該指出對方問題的,讓人家心悅誠服,但也體諒別人的悲苦,不故作姿態,得饒人處且饒人。
這或許就跟他的初心一樣,自己被否定過千百次,所以不會輕易那麼對待旁人,依舊懷抱善意去與這個世界接觸。
不管是無名之輩還是人生贏家,始終保持清醒自持的狀態,有過絕望也會迎來盛放,我們該像張譯這樣,認真且踏實地對待人生吧!